为贯彻落实好“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部署安排,切实提升审计质量,北京市审计局出实招、强举措,抓实抓细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筑牢审计质量“堡垒”,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社会保障审计处
一是充分调研,聚焦重点。针对被审计单位日常工作专业性强的突出特点,加大调研的力度,与被审计单位充分交流,了解该单位的主要职责和每个预算项目的相关工作,注意挖掘被审计单位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和薄弱点,在审计工作中重点聚焦。
二是明确分工,压实责任。认真学习工作方案,结合现场审计前期调研成果,制定符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同时,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经验和特长,科学分工,制定《审计任务清单》,对具体审计事项、计划时间安排、相关负责人员等逐项梳理明确,做到责任清晰、落实到人。
三是及时会商,保证质量。每周定期召开项目会商会,审计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复盘本周工作,对于存在疑点和难点的问题,共同探讨,碰撞思维火花,发挥集体智慧。做好巡审结合,与巡视组保持密切沟通,互相交流各自关注的重点,共同提升监督质效。(任介夫 杜栋 刘瑾)
第十三派出局
一是挂图表,明确关键时间节点。明确项目审前分析、审计现场结束、完成小组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提交复核审理的时间节点。针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涉及延伸的部门多、街乡镇多、企业多的特点,审计组制定“周工作计划表”,使组长能够掌握全面情况,及时对小组工作进行优化调整,统筹实现不同审计事项同一人员、同一时间延伸审计,既提高审计效率,也减轻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二是列清单,把控审计重点内容。针对审计关注事项多、业务体量大的特点,审计组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功能定位,调整审计分组,从决策部署、规划落地、政策执行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明确“审计任务清单”的具体事项及关注重点,使审计始终围绕地方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和重点项目开展。
三是强调度,提升审计业务质量。审计组不定期召开业务调度会,汇报审计进度、发现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同时严抓审计取证单,要求明确违法违规事实和责任主体。横向与同期开展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保持关注事项一致、审计进度一致、定性标准一致;纵向与以往年度开展的市级审计项目进行联系,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历史成因、变化趋势及整改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穿透式审计。(傅欣)
石景山区审计局
一是优化组织分工,提升审计执行力。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采取“组长统筹、主审主责、成员协同”的工作模式。审计组长统筹实施审计工作,主审具体负责任务分解、现场调度和质量把关,审计成员按照分工推进取证、分析、核实等环节,确保现场审计工作推进有力、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强化进度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实行节点化推进工作机制,在局内部办公网首页以“红黄绿”灯状态,实时显示项目现场审计推进进度,细化到天、落实到人。中期通过业务汇报,局领导把关等形式,对重点项目进行审计进展总结、梳理疑难问题、整理审计思路,确保审计现场工作高效衔接、稳步推进。
三是严把取证质量,夯实审计证据链。严格执行取证单“双审”制度,每一份取证单均由主审、组长双重审核,确保证据材料完整、规范、适用。对于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采取现场研判、集中复核等方式,对问题定性、法规适用、整改建议等进行深入分析,确保事实精准、依据充分、建议可行。同时,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履行取证确认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和整改成效。
四是现场同步整改,强化成果转化。推进“审计现场+整改同步”模式,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问题及时核实确认。对复杂问题,提前研判整改方向,提出明确整改建议,为后续整改督促奠定基础,提升审计整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