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审计动态

强管理 提质效 审计现场进行时(三)

为贯彻落实好“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部署安排,切实提升审计质量,北京市审计局出实招、强举措,抓实抓细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筑牢审计质量“堡垒”,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十四派出局

一是细化责任清单,统一现场管理调度,坚持审计目标不偏离。在审计现场明确“处室领导总指挥、项目主审把关口、板块分工打头阵”的责任区分原则,从处长到新入职人员,全部纳入现场责任清单,并将审计现场“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的具体要求细化到每个审计板块。整个项目组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督促各板块严格落实“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

二是落实任务清单,扎实推进现场管理,确保审计事项无遗漏。将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内容分解为具体事项并落实到对应的审计板块中,由相应板块主审形成本板块审计任务事项清单,细化到事、责任到人。板块主审定期向项目主审报告工作进度,项目主审汇总后向处室领导报告项目组整体的任务落实和推进情况,确保现场审计覆盖实施方案中的全部任务,不留事项死角。

三是凿实问题清单,聚焦取证和意见交换,坚持问题查深审透。处室领导坚守一线,项目主审下沉到具体板块,对取证单和证据材料逐一审核,以问题清单的形式总体把关,保证同类事项“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各板块查出的问题表述清晰、指向明确、责任界定准确。项目主审主动参与各板块和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环节,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合理意见,确保反映问题客观公正。(胡静)


第十九派出局

一是强化整体统筹。建立动态分组分工机制,审计现场设置总部组、延伸组、复核组等小组,按照项目进展对审计人员动态调整。现场初期以总部组全面分析为主,快速锁定审查重点和方向;中期总部组和延伸组双向并进,按周调整人员分配;收尾阶段复核组提前介入,实现边审边规范,提高审计作业标准化水平。

二是细化现场管理。以审计实施方案任务清单为抓手,从严从紧管控审计实施全过程。细化分解重点核查事项,明确审计组长、现场负责人、主审、组员的职责,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严格各环节质量控制责任。建立“日总结、周汇报、月研判”机制,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及时解决现场各种问题,提高现场审计实效。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审计现场临时党小组,规范学习教育、主题党日、业务指导、廉政教育监督等六项内容,将纪律要求、廉政教育融入现场管理,通过“党员责任区”划分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同频共振,把督促党员干部依法、文明、廉洁审计化为日常,坚决防范干预打探审计事项行为,树牢规矩意识,守牢廉政底线。(刘晓坤)


企业审计处(涉外审计处)

一是重调研,找准审计切入点。各审计组在审前调查阶段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主责主业和领导干部履行职权特点,以“把审计对象研究透”作为出发点,开展大量访谈和政策研究工作。通过走访监管单位,了解被审计企业所在行业的改革方向、路径及政策措施;对各集团本级和重要子企业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业务流程、内控体系、财务状况、关键风险点;有的审计组还对相同业态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管理模式和问题易发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使审计重点更加聚焦、思路更加明确。

二是育动能,跑出强审加速点。企业审计数据团队结合已采集的被审计单位财务账和财务报表,公开的工商、诉讼、经营状况等信息,开展各领域数据的深入分析和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的关联分析,向审计组提供企业财务线索重点提示报告,为找准审计切入点及确定延伸重点提供重要依据。对重点项目实施“双主审、双方案”,在编制实施方案中明确重点数据分析内容和思路,锁定疑点开展现场核实,深挖不合理数据背后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优化数据分析模型,实现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协同。

三是强实施,深挖问题关键点。业务部门在编制工作方案时,明确了各项目应落实延伸外部单位、查询账户的工作要求,指导审计组强化全链条穿透式审计,用足用好审计法赋予的审计手段,做深做实现场核查,紧盯资金流向和责任人,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事评人。审计组为做实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均明确了每个审计事项和步骤方法,根据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编制任务清单,细化每一具体审计事项的时间安排、审计人员、执行情况、完成结果等要求,确保方案切实可行。

四是严把控,夯实质效落脚点。发挥企业审计业务团队优势,成立由主管局领导为组长、业务处和派出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企业审计指导组,分阶段深入审计现场了解项目情况,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服务一线业务工作。通过定期开展项目例会,审核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共同研究审计发现重大问题,把控审计报告及移送事项。业务部门提前介入重点事项复核,加大对事实表述、问题定性、法规引用复核力度,统一标准、定性和评价,规范审计业务工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