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一书中,读到了很多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在东方革命实践的例子。我深切的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写在书本上的原理,更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将人类社会普遍规律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
自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间,人类文明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原子、航天、计算机、生物、新能源时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当年预言的很多社会现象都成为了现实。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有高潮也有低谷。二十世纪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高潮和低谷让共产党人认识到,发展是渐进的,问题是复杂的,理论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成为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伴随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不断思考,我阅读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这本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在东方国家的具体实践中,革命领导人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解决东方国家的实际问题的历史。所谓读史可以鉴今,从革命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汲取无穷的智慧!
在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中,西方文明占据了统治地位,东方基本处在被压迫和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当然,日本军国主义除外)。在不断的革命探索中,苏联、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革命先驱们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亡图强的革命理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都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在本国,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伟业。这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的骄傲!
马克思主义本起源于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西欧,马克思最初描述的革命发展也是由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却最先在相对落后的东方成功,这本身就说明理论需要不断的发展,僵化的理论绝对没有生命力。
政党、阶级、国家间的竞争既是实力的竞争也是思想理念的竞争,伟大的思想家对世界的影响绝对超出人们一般的想象。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有计划的经济、相对集中的政治体制和集体主义的理念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同时,另一种思想理念即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也在西方国家同步发展中。这两大思想理念既竞争又融合,在竞争中各自发展,在融合中相互促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认识到,如果将科学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事业就会发展;反之,一旦放弃科学的理论或者将科学的理论僵化,那革命事业必然遭受曲折。同样在审计工作中我们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审计的工作不光是查出问题,最根本的目的是健全预防制度,抵御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建设。(迟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