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专栏 > 审计文苑

西城边缘水系的斑斓变化

  古都北京的西城坐落在城市中心,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已使西城 “旧貌换新颜”,成为文化、金融、商业发展的中心,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环境、卫生、教育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就说西城边缘水系的变化就让我们感慨万千。

  记得“文革”时期,我和小学同学出西直门去玩,那时西直门外的高梁河畔还是一派荒凉的自然景象,伴随着一片低矮的平房,拥挤的住房条件使西直门火车站一带成为“脏乱差”和交通拥堵的地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近几年“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精神鼓舞下,首都的建设日新月异,高梁河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挤的西直门车站建成了宽阔的车站广场,设计新颖的西直门立交桥成为西城区的特殊标志,从昔日污水横流的小巷街道,到今日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五颜六色耀眼的灯光和河畔两旁美丽的景色,为我们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宽广的马路、快速的地铁和高架轻轨列车,为西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出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领导的关心以及有关建设单位为建设和改善首都环境所做出的巨大投资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抚今追昔,让我们感慨无限,心旷神怡。位于西直门外的高梁河又叫长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其名称始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了。长河湾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岁月,迎来了伟大的时代和巨大的变化。

  明代长河改称“玉河”,从西直门至西湖(今昆明湖)的高梁河和金水河沿岸,成为明代最著名的古典园林,这里有帝王行宫、皇亲国戚赐园、以及各类寺庙园林。高梁河“岸北数十里,大抵皆别业僧侣,低昂梳簇,绿树渐远,青青漠漠,间以水田,界界如云脚下空”。高梁河沿岸有不少名园胜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万寿寺、郑公庄、白石庄、极乐寺等等。其中极乐寺坐落于高梁桥以西三里,在今北京动物园后的长河北岸五塔寺以东,创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 —1294)年间,明成化年间重修。寺为高梁河畔一风景区,“连空碧草皆游幕,到处炊杨作酒筹”,就是描写的极乐寺的游览盛况。寺内辟有牡丹园,园内耸起高楼,登楼可览西山景色,寺内还有古柳和古松。明代这里以牡丹著称,后以海棠闻名,海棠凋谢,荷花又盛,故有“小西湖”之誉。明代北京人好郊游,而妇女更甚,去香山寺是他们的一大爱好,而长河湾是他们出京的第一个好景色。

  清代长河湾历史上曾经是美好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曾曰“柳荫深处是蓬莱”,形容长河观柳的景色有如仙境。随着颐和园的修建,高梁河畔也是皇亲国戚去游万寿山颐和园的必经之地了。出西直门长河观柳使人赏心悦目,兴致极佳。

  解放前夕,共产党的交通员经海淀,过高梁桥,进西直门,开展地下工作,为和平解放北平奔波努力。平津战役中,北平在解放大军重围之下,傅作义将军手下的和平民主人士出西直门与解放军取得了联系,接受和平改编,为和平解放北平,保护历史古都留下了千古佳话。

  如今的人们更注重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西直门外的长河湾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更以它那亮丽的娇容合着首都现代化的矫健步伐使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畅通新北京的长河湾如今虽然找不到过去高梁河畔的长柳,但它新生的绿柳和洁净的河水成为连接北护城河和畅通京城的河道,成为点缀京城的一条碧绿玉带,是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珍惜水资源,迎接2008年奥运会”,京城百姓更加珍爱碧水蓝天。我相信:明天的长河湾将会建设的更美好,它将会以更娇媚的容颜和更自然的美丽迎接每一位客人的到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