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专栏 > 审计案例

把温暖送给真正需要的人

王淑军 马永富 沙静

  2019 年,市审计局开展了对C 委书记兼主任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其中政策审计组在对该单位负责的困难群体供热单位实物救助项目的审计过程中,运用数据分析、与相关人员谈话、实地踏勘等方法,查出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因政策制定不严谨、管理制度有漏洞、职责履行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数百万元补贴资金支出不合规的问题。

  周密部署 谋定而动

  2019 年 5 月,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刚刚结束,B 市审计局会议室里,F 派出局领导沙处长已经在部署 C 委书记兼主任 S 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根据审计方案分解审计任务、安排人员分工、分配审计资源,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根据安排,小马和老王组成政策审计组,负责 C 委政策执行等工作内容的审计任务。老王性格沉稳,是一名老审计,拥有十几年作审计组长和主审的经历, 实战经验丰富,是大家公认的审计专家。小马勤奋好学 , 是一名审计业务新兵,年前刚从综合部门转岗到业务部门,面对新的领域、新的情况,如何学习积累,提高自己敏锐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关注民生 确定重点

  正式进点之后,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小马和老王对自己负责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开展深入、扎实的审查。审计组在审查困难群体供热单位实物救助项目中发现,2004 年前后,因供热欠费问题较严重,欠费用户相对集中,主要是市属国有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市属困难企业职工、低保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及拆迁安置居民用户,致使出现有些供热单位未按时点火供热或供热质量不达标现象。有资料显示,2004 年 1 月,市政府曾召开专题会议决定:“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居住集中的老楼和热费收缴矛盾突出地区,对于收费困难可能影响稳定供热的供热单位给予及时救助”。为此,市级财政安排了每年大约 1 亿元的供热应急燃料实物救助资金。面对这项关乎 B 市社会稳定的民生项目所出现的问题,凭借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 审计组认为需要找供热办的主任进行谈话,对该项目进行进一步了解。

  完美描述 亦真亦幻

  供热办 M 主任按照约定时间出现在了审计组面前。审计组向他了解供热办的职责、项目情况, M 主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实物救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保障了部分特殊群体冬季供暖,为我市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定资金的使用范围及申请程序、补助方式等;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改进申请程序、严控增量……”谈话结束后,审计组感觉相关政策缺乏严谨性,M 主任把这个项目描述得如此完美, 似有自我标榜的嫌疑,于是决定让供热办提供项目的初始资料, 以便进行详查。

  提供资料时限已到,供热办提供的资料寥寥无几,审计组重点要求的救助申请表也迟迟不见踪影。这再次加深了审计组的疑惑:拖延提供资料背后的用意是什么?难道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审计组经过讨论,决定要求供热办即时提供相关资料。供热办却以“相关资料没有电子版格式,盖了章的原始纸质申请表数量得有好几大箱,需要时间整理”为借口来推脱。因拗不过审计组的坚持,供热办还是提供了相关资料。

  深入调查 发现疑点

  审计组将收集到的项目申报文本、项目管理制度、工作总结、财政评审报告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理清了该项目的大致情况。一是项目补助起始时间。从2004 年起,市政府就决定对给困难群体居住集中的供热单位,实行供热应急燃料实物救助政策, 即将应缴采暖费折算为天然气、煤等实物燃料后发放给供热单位。二是补助范围。相关政策规定的困难群体范围主要是市属国有破产企业、困难企业职工和社会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欠缴供暖费致使经营困难的部分供暖企业。三是救助程序。由供热单位向锅炉房所在区 C 委供热办申请,区 C 委供热办出具意见及相关情况说明后报市 C 委供热办申请应急燃料实物救助。市 C 委审核确认并经评审后将资金拨付至燃料供应企业。而且多年来,C 委一直延续以前年度作法,对市国资委、各区相关部门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后,纳入预算安排,每年预算约 1 亿元。

  通过审查,审计组也产生了疑问。一是财政的评审报告中几乎未对上报的资金做核减,会不会在监督审核工作上有漏洞?二是相关政策文件中对救助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是否存在不合理救助的可能?

  审计组决定向领导汇报项目基本情况及心中疑惑。沙处长听完汇报后指示审计组,抓住疑点线索进一步仔细核查,必要时选择两个区域进行抽查,掌握最基础的数据情况,至少要把基本事实弄清楚。

  层层推进 拨开迷雾

  按照领导的思路,审计组要求供热办提供供热单位名单、救助申请表、实物救助单、市属国有破产企业名单、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名单等进一步的材料,重新梳理了该项目的相关政策文件、收支情况及其他内容,掌握总体情况,并选择抽查 D 区和 H 区做延伸审计,同时逐页查阅了两个区的大量救助申请材料。

  查看救助申请表的时候,小马惊奇地发现居住在 200 多平米大房子的住户竟然也能申请救助。老王也惊讶于一家锅炉房居然以同一人名下的 5 套住房进行了申请。她还发现提出申请的 X 毛纺厂,在国资委认可的国有企业名单中根本找不到,完全超出了救助范围。审计组对这些疑点进行了详细记录,根据救助资金量和供热单位数量,决定抽查两个区的供热部门和相关供热单位,进行现场核实, 并对 17 个锅炉房进行实地踏勘。

  锲而不舍 终见成效

  审计组通过区供热部门联系, 约定上午 9 点到 H 公司的一家锅炉房现场查看锅炉房的运行维护情况;查阅取暖费收费台账;与锅炉房工作人员谈话了解情况。

  当审计组按时来到锅炉房时,看到紧闭的大门上贴着一纸通知:上午 9 点钟出去开会。这不明显是躲避嘛!审计组决定下午杀一个回马枪。于是下午在该锅炉房工作人员惊讶之中,审计组见到了取暖费收费台账、救助申请单、实物救助单等各种基础资料,了解了用户缴费情况。审计组复印取证后,要求工作人员将复印件拿到公司盖章后交回。但是,第二天交回来的资料却少了关键的收费台账复印件,而且H 公司人员拒不承认台账的真实性。他们辩解说那只是锅炉房工作人员随便记的,可信度不高。既然锅炉房的记录不可靠,审计组就到H 公司财务查看台账记录和相关的缴费发票,核对是否存在重复申请救助、超范围申请救助等情况。最终,审计组拿到了所需的各种资料。

  在相继走访 17 个锅炉房的过程中,审计组了解到,区供热部门上报材料时都是同时上报电子版和纸质版,由此印证了审计组最初的疑虑:C 委供热办想借资料不齐、不容易分析的困难,把审计组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向, 如此反而坚定了审计组彻查到底的决心。

  审计组将收集到的申请表、实物救助单等材料进行了整理, 并对电子版材料做了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筛选出以重复姓名申请救助、以同一地址重复申请救助、救助面积过大、救助房屋套数过多、救助单位是否符合救助条件等情况,并与评审认定的救助资金进行了核对,确认对这些不合理的申请均给予了救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